出自:Empires of the Shining Sea
譯者:mqw301502
轉載:奥德赛公会被遗忘的国度分馆

(本文译自Empires of the Shining Sea)
远古之过去

“犹如预言未来一般,对远古之过去精确真相的探寻往往难以尽善尽美。你不但永远都无法确定事实与真相,亦无法准确预料自己能够发现何物。而作为这一切辛劳努力的回报,几乎不会有谁能真正关心你的研究成果,愿意付出报酬,或甚至赞颂于你,无论它们是多么地来之不易。”
                                         — 深水城之玛斯卡·魔杖领主(Lord Maskar Wands of Waterdeep

在它漫长的历史中,卡林杉(Calimshan)曾历经多次荣耀与毁灭,费伦大陆中的任何其他文明国度都无法与之相比。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的话,在长达六千多年的时间里,这片帕夏(pasha)之地一直都是文明之中心,但帝国最伟大时代早已消逝无踪,随着崇高而庄严之科米尔(Cormyr)高举起紫龙(Purple Dragon)旗帜。由于此国度以及相关帝国的历史覆盖了漫长的时间跨度,如今我们只能简略地浏览一切,而无法太过深究于特定细节。
逝去荣耀之纪元(Eras of Past Glory
关于早期卡林杉人(Calishite)文明的一切早已被渲染上浓重的传奇色彩,演变成了神话与传说。这些人类部落极为原始蒙昧,但已经能够打造相对精良的武器,他们将岩石做成棍棒,再将锋利岩石用皮革捆绑在棍棒上,从而制造出斧子。。在群山以南的青葱草原上,人类部落为了狩猎权与领土而征战不休。在西部的林地之中,人类同少数精灵定居点发生冲突;虽然与争斗相比,精灵们更加愿意表达善意,但这些部落人对前者所挥舞的魔法充满了无法抵抗的恐惧。
大约一万五千年以前,这些野蛮人部落生活在一个会让任何生活在今日光耀诸国(Shining Lands)的生物都感到陌生的世界。大森林凯尔多莫(Keltormir)从诸神之碗(Bowl of the Gods,这是位于两座山脉间,如今被成为安姆[Amn]的低洼地区之古代名称)一直延伸至大海。被称为神之矛(Godspears,如今被称为星旋山脉[Starspires]),高耸而参差不齐的山峰肆无忌惮地伸向海洋与天空,只有它与当时被称为龙墙山脉(Dragons' Wall),严酷而难以通行的行进山脉(Marching Mountains
),能够阻挡这片翠绿之森林海洋。

精灵与巨人一同生活在森林中,为了争夺林地的统治权,两个种族陷入无尽争斗之中,并分别建立了各自的帝国。但不幸的是,这些战斗引来了支配天空的强大邪恶—巨龙!虽然精灵曾成功地多次击败他们的有鳞敌人,但森林却没能幸免于难,战火点燃以后,大片的林木燃烧得仿佛浸满油脂的火把。在这一时期,人类试图寻找自己的栖息之地,并真地找寻到了—那就是选择躲藏其他住民。山脉中的众多洞窟与小山谷被修建成了庇护之地,以避开那些能够轻易毁灭人类的怪物。但当火灾来临之际,人类不得不变得勇敢面对,否则就会被狂暴的烈焰困死在洞窟中,最后被灼热的空气烫伤他们的肺部。
在将近四千年的岁月里,精灵,巨龙,以及巨人忙于发动彼此间,或者针对内部之战争的时候,从他们身上,或者从对他们的躲避中,人类不断地学习着一切。某些人不幸落入了像惩罚者扎扎萨尔特(Xaxathart the Retributor)—这是一条体积与力量都极为巨大的红龙—这类可怕生物的奴役之中,而直到此龙死于精灵屠龙者泰斯尔(Tethir Dragonslayer
)之手,他们才重获自由。一些林地变成了空地与草场,人类可以在这里修建相对舒适的藏身之所,而且一旦遭受精灵,巨人,或者巨龙的袭击,他们可以及时察觉敌人的出现,逃往位于洞窟或林地之外的安全处所。人类学会了如何在空地上种植庄稼,并逐渐结束了游牧狩猎与采集的生活方式。
在这一时期,此地以东地区仍旧以林地为主,并处于精灵的支配下。伟大的南方精灵文明伊力斯尔(Ilythiir),还有与其同时代,但较小的赛奥比尔(Syorpiir),奥瑞沙尔(Orishaar),埃伊鲁尔(Eiellur),瑟恩塔尔(Thearnytaar),全都位于被蒸汽之湖(Lake of Steam)所环绕的土地,以及光耀之海(Shining Sea)的东部海湾。随着皇冠战争(Crown Wars)与卓尔之沉降(Descent of the Drow)所引发的巨大毁灭,所有这些国度,包括
凯尔多莫在内,纷纷走向各自的末日。

在皇冠战争爆发的同时,以位于贝瑞丹(Bhaerynden)的要塞为根基,矮人诸国度开始向外拓展,并在费伦南方地下建立了定居点。在-8100 DR,八位地底国度的矮人王联合建立了王国沙纳塔(Shanatar),在明斧之厅(Brightaxe Hall,位于凯尔塔[Keltar]地下约一英里深处)中的龙颅王座Wyrmskull Throne)之上,唯一一位国王统治着这个伟大的帝国。
在随后的150年里,矮人与精灵的贸易往来沙纳塔与泰斯尔,达斯尔森林(Darthiir Wood),以及翼龙森林(Wyrmwood凯尔多莫的残余部分)间建立起来。两个种族间一直维持着和平,因为他们双方都宁愿留在自己的地下要塞与森林家园中,而不是踏入对方的领域。

在这一时期,人类亦与其他种族和平地相处,因为他们仍旧不得不避开异族。无论是力量还是文明,其他势力都远远优于当时的人类,而当地部落人的孤立主义部分程度上是源自对被奴役的恐惧。事实上,人类在这件事上并不需要害怕其他类人种族,但他们的奴役却即将来临,某些元素存在试图为自己长达数千年的奴役寻求复仇,而他们即将降临这片土地。
巨灵时代(Time of the Genies

关于德迦巨灵(Djen)之起源与他们降临费伦大陆的缘由,历史学家们也许永远都无法确定,但随着他们的到来,这些元素生物在卡林杉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在距立石(Standing Stone)被竖起于科曼瑟(Cormanthor)大约7800年之前,一群数量庞大的巨灵连同他们的仆从与奴隶一道抵达今日的卡林港(Calimport)地区。各种历史纪录在名称“德迦巨灵”究竟指的是谁这一点上变得混乱不清,但目前它被用来统称巨灵降临(Great Arrival)所带来的外来住民。德迦巨灵包括风巨灵(djinni),小巨灵(janni),少量水巨灵(marid),以及半身人与人类奴隶,不过以上观点常常让那些探寻人类起源的贤者感到混淆与困惑。而此新生国度的统治阶级是风巨灵这一点,也许能够解释一系列释由此派生而出,被用于他们,以及那些被统治者的名词之由来。
现在已经无法确定德迦巨灵是来自于气元素位面,还是来自其他地方。某些来自扎卡拉燃烧之地(Burning Lands of Zakhara)的理论家,以及纹章堡(Heralds' Holdfast)的博学贤者,认为巨灵降临的真面目可能是一道通往扎卡拉大陆的临时传送门。这一推论的依据是早期卡林杉人的服饰,建筑,以及艺术风格与距今大约500年前的扎卡拉间存在着相似之处。与高大而魁梧的卡林杉本地人相比,德迦巨灵的奴隶们相对矮小,而且皮肤也更加灰暗。一系列的事实同样暗示着这些外来者来自某处与扎卡拉极为相似的地方,而很多本地人亦认可此人种上的特征。
巨灵降临的真正原因一直让人感到困惑不解。风巨灵卡林(Calim)从未将引领自己人民前往此地的原因记载下来,而此国度的巨灵们亦从不提起此事。不过一个流传于奴隶阶级的故事提到了某些他们曾经生活的世界。在那里,伟大的风巨灵领主曾将自己及同族从巫师之魔法束缚中解放出来并成功逃跑。作为对曾经遭受奴役的报复,巨灵们开始支配凡人,不过他们似乎仅仅选择征服那些缺少魔法与武力的种族。为了防止再次遭到奴役,卡林率领着巨灵子民离开,并借助神器之力施展出将他们送往异世界费伦的强大魔法。
德迦巨灵的降临象征着本地部落人类自由之终结,以及费伦大陆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帝国之一的诞生。在抵达此地不久后,德迦巨灵就开始修建最初的城市;而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卡林帝国(Calim Empire)就被建立于这片土地。
卡林帝国

在长达上千年的时间里,伟大的风巨灵领主卡林驱使他的巨灵仆从与凡人奴隶,在如今的剑湾(Sword Coast)地区建立了最早的人类文明。通过清理位于行进山脉南部与西部土地上的树木,巨灵们迅速地确立了帝国的边界。这一行动迫使大量巨人与一些巨龙不得不离开此地,向北方或东方移居。卡林帝国对森林的不断砍伐,再加上大量敌对生物被驱赶入精灵统治的土地,这一切都让泰尔·奎斯尔(Tel'Quessir)感到极为恼火。矮人们保持中立,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洞窟远在巨灵们所能触及之外。

在-6690 DR,风巨灵领主卡林同精灵以及巨龙达成一项协议,正式确立自己帝国的边界。至于究竟是什么力量,或威胁迫使这个狂暴而近乎不可阻挡的风巨灵领主作出让步已经不得而知了,但它们肯定极为可怕,足以遏制卡林的勃勃野心。很多精灵历史学家猜测泰斯尔或达斯尔森林的高等法师凝聚了强大的高等魔法以对抗这位元素领主,而大裂隙(Great Rift)的矮人则坚持这是某些神话般强大的矮人神器之功劳,它们作为专门对抗巨灵的武器而被打造无论究竟是什么阻止了卡林的进军,当时卡林帝国的疆域已经从阿吉斯河(River Agis)的南岸拓展至东部山脉(今日的阿利密尔山脉[Alimir Mountains])的西坡,领土范围已经接近今日的卡林杉国土。

在与精灵及矮人的关系缓和后,卡林为了彻底平息对方根深蒂固的恨意,派遣大军进入山脉,驱赶每一个巨人,并杀死每一条巨龙。当精灵与矮人正在为接下来的6000年里不会再有巨龙栖息在这些山脉中而欣喜的时候,针对巨人的军事行动却将这些生物再次驱赶到了精灵与矮人的领土。结果矮人与巨人在这一地区进行了将近一千年的战争,直到一方最终获得胜利。

这位风巨灵领主扩张行为的噶然停止让他那些更为强大的巨灵盟友感到极为不快,其中某些选择脱离卡林帝国,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领地。伟大的水巨灵阿裘乌(Ajhuu)与他的追随者将位于卡林帝国以东,从森林河流的三角洲直抵三角洲以东山脉的土地据为己有。起初,卡林一直分神于同巨人及巨龙在山脉中的战争,未能察觉阿裘乌的背叛。但当伟大的风巨灵战争领主返回自己位于卡林港的权力宝座之时,城市阿裘乌塔(Ajhuutal)早已被建立于其帝国东部边境河口的濒海岬角上。自己广阔的帝国扩张被其他巨灵种族所妨碍—而他原本并不打算因为内部纠纷而与之为敌,又将失去更多的领土,卡林已经受够了这些羞辱。他迅速地选择以惩罚来回敬阿裘乌的公开冒犯,,并试图将整个地区重新纳入自己的绝对统治之下。

风水之战(Wars of Air and Water)

蒸汽战争(Steam Clashes)在率领着各自军队的卡林风巨灵领主与伟大水巨灵阿裘乌间,仅仅延续了数年之久,但却造成了极为恐怖的人员伤亡与影响。两位阿裘乌的水巨灵高阶副官,哈(Haj)与鲁尔(Luar)被杀死或魔法束缚于阿利密尔山脉,从而导致了被冠以他们名号的瀑布与河流—哈鲁尔瀑布(Hajluar's Falls)与水巨灵河(Maridflow)—的诞生。如今那条从阿利密尔山脉奔流而下的河流就是曾经的水巨灵河,而经过长期的讹误的读法,哈鲁尔瀑布成为了今日的阿祖尔瀑布(Azure Falls)。
这场空气与水之元素灵魂大军间的战火延续到了第六年,而卡林的军队却始终无法接近并攻克水巨灵首都阿裘乌塔。目睹了阿裘乌人民所享受到的自由,冲突开始在卡林的奴隶与盟友间逐渐蔓延,而出于对此的厌恶,这位风巨灵领主决定孤注一掷,拿出自己最后的筹码。凭借当初将他们带至费伦的神器,卡林释放出了他的土巨灵(dao)盟友,以施展一道能够毁灭敌人的强大法术。一场剧烈的大地震在接近阿裘乌塔所在海角处爆发,整座城市连同悬崖被一起撕碎,残骸翻滚着坠入海底。但由于他的狂热,卡林使得此事件—后来它被称为大破碎(Shattering)—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预期:当地的海洋沿岸曾经以近乎直角的形状一直从冰河(River of Ice)延伸至阿利密尔峰(Alimir Peaks),卡林的地震毁灭了沿着河流至少30英里的内陆土地,并使得海洋更加接近当前的海岸线。因此,当卡林杀死自己的敌人及其所有追随者的同时,这位巨灵领主同样还毁灭了数百英里属于自己帝国的土地。

大破碎使得很多陆地暴露于光耀之海的滚滚波涛之下,并被巨浪冲垮淹没。水巨灵河曾经蜿蜒地流经整个海岸,最终结束于一座宁静的河谷,但如今此河的流域被缩短至从前长度的三分之一,突兀地通向一个海湾;一座位于更南方,靠近海岸的谷地同样亦被灌满海水,它与阿利密尔山的山麓小丘彼此相毗邻。在城市阿裘乌塔曾经高傲地矗立着,俯瞰着西部涝原的所在,这片沉没的土地及河流同海洋的距离被拉近了至少20英里,地震对地下水位与地层结构所造成的影响使得大多数肥沃的涝原—无论曾经属于那位巨灵—被转化为沼泽。这片荒凉的不毛之地一直延伸至森林边缘,在其范围内到处都弥漫着海水的咸臭味。从此它被称之为蜘蛛沼泽(Spider Swamp),是一片充满着污秽与危险的土地。
随着阿裘乌塔叛乱(Ajhuutal Mutiny,这是卡林及其人民对于此事的命名)的平息,卡林帝国迎来了将近1000年的相对和平时期。这个巨灵国度在此期间进行了各种公共工程建设,包括很多卡林杉的主要城市,数百座纪念碑与雕像,以及大量有着完善灌溉设施的田地—这使得卡林杉的河流能够维持远超正常数量的土地与人口。尽管有着好斗而充满侵略性的起源,但卡林教国(Calim Caliphates)的确是一个极为引人瞩目的文明国度。虽然整个国家生活在和平之中,但它的统治者仍旧持续不断地恐惧着总有一天他与自己的伟大杰作会被某些来自其曾经逃离的异世界之存在所发现。
曼农纳的崛起(Rise of Memnonnar)


在距离巨灵降临整整1000年之后,卡林最为糟糕的担忧终于成为现实,不过当时他只能通过自己的占卜与探知魔法意识到一个传送门在位于其帝国以北的位置被开启。这个起源无法确定的传送门将伟大的火巨灵(efreeti)猎手曼农(Memnon)及其军队送达阿吉斯河以北的土地。卡林派遣侦查小队前来探查火巨灵,并企图将他们作为一种威胁来排除掉,但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狡诈的火巨灵氏族一直隐藏于森林与丘陵中,从而成功地避开了斥候,卡林以及整个巨灵统治阶层唯一能做的就是做最坏的打算。卡林教国警惕地守卫保护着自己的边境,等待着即将来临的进攻。

在接下来的400年里,伟大帕夏(Great Pasha)曼农在阿吉斯河以北建立了被称为曼农纳的短命王国。凭借对火焰与火魔法的天赋,火巨灵军队将群山以西的树木清理干净,并定居在这片土地上。所有位于今日的曼农,迈拉特玛(Myratma),以及夏纳契Shoonach)的最初定居点都可以追溯至此一时期。在火巨灵降临后不到两个世纪的时间里,横跨河流的帝国首都,就被建立于与当前的两座城市曼农与曼农纳相重叠的位置。

曼农纳首都及其所跨越河流的附近地区,火巨灵帝国与风巨灵帝国间展开了长达200年的小规模冲突,以及一连串的针对生活在两者间的当地居民—包括逃亡人类奴隶,精灵,矮人,巨人以及其他生物在内—的试探性袭击。两个帝国试图避免发生大规模的冲突,通过观测对方如何对待那些平民,以及偶尔的荣誉奇袭—通常由一名低阶指挥官率领,可以轻易托辞他的行为是未经许可的—来间接地检测彼此的力量。双方谨慎而缓慢地投入越来越多的军事力量,以确保能够在这场同他们本能之宿敌的战斗中占尽上风。

天火时代(Era of Skyfire)

最终,在被泰斯尔精灵称之为天火时代的年份里,曼农与卡林间爆发了全面的战争。在山脉与平原中,大量被卷入其中精灵与矮人被杀死于这场延续两百年之久的战争,但无论是本地住民,还是各自军队所遭受的伤亡,似乎都并不能够迫使任何一方巨灵选择停止这种敌对。
很多人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这场战争延续了如此之久。卡林,曼农,以及他们的众多盟友与官员都视自己为理想主义者或幻想家,他们渴求任何能够察觉到的事物,以个体所能做到的最伟大的,或最壮观的行为或决心。而与这种思想相关联的就是一种无法抑制的信念驱使—不断改革创新而不是依靠经过验证而正确的手段。曾经被做过的事是不值得再做一次的,而如果某种理论无法以新的方式来进行的话,那么根本算不上什么成就。

这一奇特的观念在卡林与曼农对待各自帝国的方式中得到体现,与重建它们相比,这两位巨灵领主更愿意让被毁灭的城市继续荒废,然后依照崭新而辉煌的城市方案或建筑体系来修建新的城市。如果新理论没有出现的话,他们宁愿忍受那些废墟。同样地,卡林与曼农的战略战术每一次都完全不同,无论曾经被使用的旧有策略是多么地优异。

根据某些人的推测,天火时代之所以造成了如此严重的伤害,坦率地讲,正是因为巨灵们都可以称得上不折不扣的糟糕统帅。他们在战略上都拥有着惊人的天赋,但却自认为是艺术家。这些统帅愿意花费漫长的时间来创造一种崭新的战略杰作,无论哪一方都不会采用曾经被利用过的战略优势。而最为奇怪的是,长达四个世纪的战争中仅仅包含了不超过22场战斗,但每一场所引发的毁灭与浩劫都是无以伦比的。
在战争的第一个世纪里,日后成为夏纳契的河港城市最先倒下,而作为报复,商队城市泰夏尔(Teshyll)不到10年之后就被毁灭,。这场战争的最后三次战斗延续了整整一个世纪(-6200至-6100 DR),
风巨灵与火巨灵在冲突中展现出全部实力,毁灭了大量属于他们的农田,而大多数曼农纳帝国城市,以及半数位于卡林土地上的城市被化为废墟。

最终,泰斯尔,达斯尔森林,以及席尔密斯塔(Shilmista)的精灵们受够了这一切。凭借魔法秘密地潜入泰夏拉尔(Teshyllal,此地日后被称为泰夏拉尔废土[Teshyllal Wastes])的废墟,以及城市曼农与斯查美达(Schamedar),精灵高等法师们共同地施展了一道强大法术;他们将魔力引导至最强大的成员,精灵高等法师罗斯(Pharos)的身上。在爆发于泰夏拉尔旷野(Teshyllal Fields),浩劫般的战斗中,卡林,曼农,以及他们各自的军队肆意挥洒着怒火,几乎将大地的表面彻底撕破,裸露出岩床。
此时法罗斯将高等魔法释放至双方的巨灵统治者头上,数个世纪以来,他们的注意力第一次被从彼此身上强行拉开。
精灵的法术将分散于各地的高阶巨灵中的过半成员牵引至不断燃烧的泰夏拉尔旷野上空。在魔法的作用下,巨灵们开始彼此融合,不断嚎叫而狂怒的卡林与曼农被束缚在一起,无助地被困于这个群体的中央。短短数个小时之内,巨灵们被压碎聚拢为一块巨大的水晶状红色宝石,它盘旋于距离地面20英尺高的空中。法罗斯将两位巨灵领主的灵魂与躯体相分离,他将卡林的意识散射入四面八方的狂风之中,将曼农的意识锁入其脚下破裂的大地深处,两位巨灵领主被永远地同时囚禁于两个位置。如果任何一个意识能够接触到这块宝石的话,那么它就能够重返自己的躯体,恢复意识,甚至可以吸收所有被囚禁于宝石之部下的力量。为了夺取宝石,卡林与曼农一直巧妙地操纵着各自的监牢而争斗至今,这种持续不变的冲突形成并维持了卡林沙漠(Calim Desert)的存在。

柯拉珊(Coramshan)

在它们统治者表面上死亡于-6100 DR之后,曼农纳与卡林教国失去了所有的精英巨灵统治阶级。只有少数单独的小巨灵,以及分散在方圆数百英里范围内的其他低阶巨灵侥幸逃过了那场灾难。但达斯尔森林的精灵武士们执意要为巨灵战争对森林所造成的残酷毁灭而复仇(他们对于高等法师所做的一切并不感到满足),很快曼农纳的幸存者们就被他们消灭得一干二净。在天火时代结束之后的30年内,曼农纳的一切遗迹皆被化为废墟。
卡林之地遭遇了相对较好的命运,但这仅仅是以人类的观点来看。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少数幸存的巨灵族裔试图以城邦为基础来延续卡林教国的存在,对于自身权力不顾一切的维持让这些统治者变得残酷而恶毒。最终,曾经的人类奴隶同沙纳塔的矮人们达成盟约,从而获得大量武器,与这些为权力而疯狂的残余巨灵交战。最终,风巨灵的统治被终结于-6060 DR。率领人类夺取胜利的领袖登上了王位,并统治着卡林沙漠以东,行进山脉以南的大片土地。随着柯拉珊的诞生,人类国度初次建立于剑湾地区。帝国之名称是为了向其领袖,勇士柯拉姆(Coram the Warrior),以及他们的沙纳塔矮人盟友致敬而命名的。
在柯拉珊建立最初的50年里,超过300名统治者与继承人死于夺取王位的阴谋。柯拉姆自己的王朝仅仅延续了32年,而他的九个儿子全部死于自相残杀。不知何故,尽管政局动荡不休,但城市卡林港与凯尔塔仍旧得到重建,新兴城市阿姆瑞汶(Almraiven),曼沙卡(Manshaka)被分别建立于-6000与-5980 DR。这个国家同沙纳塔矮人间的盟约很快遭到中止,不过并不是因为人类对于更好的武器与盔甲永无休止的贪欲。矮人之所以抛弃他们的柯拉珊盟友,是因为该国的统治者们为了保住自身权力而转向对邪恶诸神的信仰,黑暗祭司们要么暗中操控,要么让自己成为支配者。部分由于盟约的撕毁,亦部分由于他们对于柯拉珊境内不断蔓延的神权统治感到极为不安,矮人们建立至高沙纳塔(High Shanatar)于-5600 DR。它位于行进山脉以北,被巨灵战争所清理出的土地上。

在巨灵支配一切的时代里,柯拉珊的统治者们曾经担任着书记员,管理者,以及官僚。而如今,他们早已遗忘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成为一个依靠奴隶维持运转之王国的暴虐主宰。每一位祭司统治者都被冠以巴卡尔(bakkal)之头衔,它的意思是“凌驾他人之上的统治者”。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头衔并不仅仅象征着巴卡尔以神的名义而统治,更意味着他们是犹如半神般尊贵,因为这些暴君几乎对他们土地上的每一条生命都有着绝对支配权。
在从-5790 DR至-5300 DR期间,巴卡尔们腐化堕落,而又极为有序的统治延续了13个王朝以及47位巴卡尔。关于他们的黑暗神祗的真实身份早已被遗忘。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有在隐秘的神庙之中,这些神灵的名号才会被以委婉的形式提及。不过根据在柯拉珊华丽装饰中有着大量关于闪电的描绘,很多人推测巴哈洛斯(Bhaelros,塔洛斯[Talos])应该是其中一位主神。其他人则认为可能包括莎尔(Shar)—由于这种信仰的隐秘本质,恶魔领主或大魔鬼,以及某些除了只言片语外,早已被当代人所遗忘的神祗。这些神灵们赐予巴卡尔能够在极大范围内支配仆从的能力,这使得他们试图让帝国领土跨越不断蔓延的沙漠,向北方或西方拓展。但糟糕的是,自此天火时代起,柯拉珊边境之外的土地早已被其他势力所占据。

至高沙纳塔

在位于今日的曼农,迈拉特玛,扎泽司泊(Zazesspur),达劳玛城(Darromar,早期的伊斯蒙[Ithmong]),以及夏纳契遗迹的所在地,沙纳塔矮人从火巨灵军队遗留的废墟上修建了宏伟的城市。令人感到好奇的是,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曼农纳首都位于阿吉斯河以北的废墟。时至今日,这些矮人城市几乎没有在地表上留下任何残迹,只有走入下水道与地下城区才能找到这类完整无损,仍处于使用中的历史证据。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人知晓这些城市的矮人名称,但在泰瑟尔(Tethyr)城市的围墙中,以及城市间的道路上,仍旧可以看到很多遭到损毁的矮人石雕工艺品,因为后来兴起的文明一向偏好从荒废城市中掠夺石材。
尽管与野蛮而残虐的柯拉珊巴卡尔相比,至高沙纳塔的矮人们有着更为文明的天性,但这两个国家间的战争最终因为三个黄金瓮与一把锤子而爆发。在行进山脉的西端,凯尔莱拉克峰(Mount Kellarak)的北坡上,当五个柯拉珊人(Coramshite)正忙于洗劫一座属于某位矮人店主妻子的坟墓时,四名矮人矿工发现并俘虏了他们。对于矮人而言,很少有什么事情能够被盗墓更加饱含罪孽与邪恶。矿工们杀死了这些年轻人以报复对方的亵渎行径,但他们并不清楚盗墓者中包含了柯拉珊巴卡尔的首席继承人。这一事件引发了矮人与人类间长达数千年的敌意,而在数个世纪的漫长战争后,矮人们最终因此而失去了至高沙纳塔与深邃沙纳塔(Deep Shanatar)的闪耀之荣光。
札姆达斯(Jhaamdath)

在柯拉珊或至高沙纳塔以东的土地上,一股势力正缓慢地成长于今日被称为维洪海域(Vilhon Reach)的地区。大约在-5800 DR前后,位于如今被称为琼达尔森林(Chondalwood)的辽阔林地北部的少数定居点联合于达斯王朝(Dath Dynasty),以及伟大的武士统治者札姆(Jhaam)的支配之下。这个国家采用了其领袖的名字,被称为札姆达斯。除了维护自身统治以外,札姆达斯的诸位战争领主很快就开始寻求其他挑战,虽然已经支配了内海(Inner Sea)西南部附近,以及阿坎纳(Akanal)境内的土地,但他们仍旧渴望更多:更多的财富,更多的资源,以及更多的土地。这些统治者们唯一试图探索或征服就是那辽阔的森林。
大约在札姆达斯诞生700年以前,一群精灵—主要是来自赛奥比尔的移民—定居于这片巨大的森林之中,并将他们的新家园称之为奈克瑞玛斯(Nikerymath),它的意思是“剑刃之地”。在对大森林发动的袭击中,札姆达斯人(Jhaamdathan)终于彻底意识到为什么本地的非精灵住民将这里称之为闹鬼林(Haunted Woods):在长达40年的冲突与伐木尝试中,札姆达斯人从未在森林中遇到三个以上的精灵,但不断敲响于伐木工与士兵间的死亡丧钟却是如此的惊人。仅仅在林地中保有一座永久都市鲁西恩·埃克森(Rucien Xan),精灵们在森林边缘地带过着游牧式生活,并确保贪婪人类不会轻举妄动。

第一纪元(The First Age

在这一时期,曾经出身卑贱的卡林杉人开始兴起,并为了夺取光耀之海地区以及相当部分的费伦大陆之统治权而发起挑战。卡林杉人将这一时期视为第一个伟大的纪元。腐化而颓废的巴卡尔统治变得相对宽松,但这仅仅因为他们所侍奉的黑暗诸神似乎满足于征服之胜利,而不是对奴隶的压迫与凌虐。此时代见证着柯拉珊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军事行动,以及它逐渐成长为名为卡林杉的伟大帝国之旅程。第一纪元起始于-5300 DR,结束于-3200 DR,不过大多数历史学家更倾向于第一纪元的历史从-5000 DR开始,当时米尔第一王国(First Kingdom of Mir)同柯拉珊合并为卡林杉帝国。第一纪元包含了92位不同统治者,他们分别属于12个家族王朝。
米尔第一王国


在柯拉珊早期时代,很多显赫的家族或氏族为了争夺凯利弗王座(crown of the caleph,这一头衔是由风巨灵卡林所创立)而彼此争斗。那些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人要么死于刺客,要么选择逃离此地并前往北方。在达斯尔森林西部,或行进山脉北坡的较低处,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过着游牧式生活。大约在-5330 DR,这些好战的人类要么被杀死,要么被迫加入一支来自凯尔塔,横跨了整个沙漠以及附近山脉的军队。在柯拉珊的穆拉比尔米尔(Murabir Mir)统帅下,这支由士兵与下等野蛮人所组成的大军乘着木筏穿越河流,征服了位于将来的夏纳契之所在地的矮人城市,他们将这座城市称为伊尔塔卡(Iltakar)。
当时至高沙纳塔的矮人们正忙于应付同北方巨人间更为激烈的战争,而分身乏力,,艾尔·穆拉比尔米尔(el Murabir Mir)与他的大军在至高沙纳塔南部与达斯尔森林中留下一片血腥的伤痕。在-5300 DR,人类征服了达斯尔森林以西,乌鲁河(Wurlur,今日的伊斯河[River Ith])以南的土地,并建立了米尔王国(Kingdom of Mir),在历史领域中,它通常被冠以其名号的阿瑟多语﹝Alzhedo﹞译文—摩恩瑞提·泰夏·米尔(Monrativi Teshy Mir,米尔第一王国)。在接下来的100年里,摩恩瑞提•泰夏•米尔的众多穆拉比尔几乎彻底消灭了此地区的所有精灵。少数幸存者逃到了泰斯尔森林(Forest of Tethir)或遥远东部的奈克瑞玛斯。虽然为了争夺这片由人类掌控的地区,使得同精灵及矮人的边境战争延续了数个世纪之久,但米尔第一王国丝毫不肯放弃任何领土,无论攻击来自何方,直到他们与札姆达斯的军事力量相遭遇。

大约在-5270 DR前后,老迈但仍旧精力充沛的穆拉比尔米尔发动了注定将引发一系列后果的进攻。在盟友柯拉珊的全力支持下,米尔大军向东进发,并缓慢地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当他们不断向外扩张征服的时候,柯拉珊的军队负责防守西部土地免遭入侵,并派遣大量的士兵前去支援米尔的进军以及卫戍部队。在-5100 DR,所有位于乌鲁河以南,直到柯拉珊边境的土地统统被米尔王国所占据。虽然当时他仍与穆拉比尔米尔及其军队保持着盟友关系,但柯拉珊人的巴卡尔开始对这个军国主义政体不断攀升,而又似乎无可阻挡的力量越来越感到不安。
随着大军缓慢地前进,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米尔吞并(而柯拉珊则通过它掌控一切)。军队修建了大量的哨所以驻扎士兵。在一些地理位置较好的要塞附近,人们聚集起来形成城镇,其中某些最终成长为萨拉达斯城(Saradush,位于欧姆拉兰丁山脉[Omlarandin Mountains]附近),明檀岛(Mintar)以及塞尔默城(Saelmur,沿着蒸汽之湖)。但是当米尔军队扩张至蒸汽之湖沿岸时,穆拉比尔终于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敌人,札姆达斯同样试图通过修建城市这类手段在湖岸一带扩张(在这一时期,札姆达斯占据着今日的赛斯派茨[Sespech],琼达斯[Chondath],阿坎纳,纳迦平原[Naga Plains])。仅仅数月内,米尔与札姆达斯的庞大军队在平原南部的一座名为安克港(Ankhport)的小渔村爆发了冲突。在-5032 DR,米尔军队在同札姆达斯军队的战斗中遭遇了一场灾难性的失败。来自东方的势力认为敌人虽然受到削弱但仍旧傲慢而专横,在接下来的25年里,札姆达斯不断地追击着米尔军队。无法匹敌对方的战略,而又接连不断地遭受重创,最终米尔军队无力承受更多伤亡,最终被迫撤退至萨拉达斯要塞(Fort Saradush)的驻地。

卡林杉之统一(Unification of Calimshan


一支更加富有侵略性,而又战力精良的庞大军队如今正威胁着柯拉珊与米尔东部边境,除了联合对抗共同的敌人以外,这两个长期结盟,但又彼此独立的国家几乎别无选择。一份此时期的珍贵纪录同样还暗示了以下观点:柯拉珊的巴卡尔亲手杀死了失败的穆拉比尔及其三名将军,而这一事件通常被掩饰在“选择联合是为了确保两国都能幸存下去所不得不进行的手段”之曲解的背后。从此,两个国度的统治权落入一个男人,
巴卡尔兼穆拉比尔乌卡四世(Ukhar IV)的手中。
由于柯拉珊人有着大量的祭司以及少数忠诚的战法师小团伙,联合王国的军队获得了大量魔法支援,在东部要塞抵抗住长达一年的围城后,他们终于展开了反击。凭借着武器与法术,以及野蛮而残忍的战斗狂热,柯拉珊人—米尔人的军队成功地奇袭了札姆达斯军队,并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将对方逼退至塞尔默城。在-5005 DR,持续了整整一年战争,以及更多的领土损失使札姆达斯最终选择了休战。根据协定,双方的统治者将承诺维护两国人民间的和平,并放弃对于蒸汽之湖的主权要求。

在以胜利者的姿态返回本国后,乌卡四世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以聚集他的人民,并宣布将重新命名帝国。他将统治这片统一之地,以其他存在将无比敬畏之名号,一个暗示着曾经统治此地之暴烈巨灵的名字—卡林杉。这一国名被采纳,以在敌人心中激发起对那些过往传说的恐惧,同样它还象征着统治者乌卡拥有着绝不亚于风巨灵领主的勃勃野心。

在以胜利者的姿态返回本国后,乌卡四世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以聚集他的人民,并宣布将重新命名帝国。他将统治这片统一之地,以其他存在将无比敬畏之名号,一个暗示着曾经统治此地之暴烈巨灵的名字—卡林杉。这一国名被采纳,以在敌人心中激发起对那些过往传说的恐惧,同样它还象征着统治者乌卡拥有着绝不亚于风巨灵领主的勃勃野心。

对于新生的卡林杉帝国而言,接下来的1300年可以称得上是相对和平安宁的。除了内部政变以及同至高沙纳塔矮人间的冲突以外,巴卡尔-穆拉比尔(很快就再次被简称为巴卡尔)会面对的唯一威胁就是瘟疫。在这1300年中后面的七个世纪里,不少于24场瘟疫曾经肆虐于卡林杉境内。虽然他们从未得到过任何确凿证据,但卡林杉人推测这些瘟疫是札姆达斯人一手策划的,而本地区的很多历史学家对此观点颇为认同。
第二纪元

卡林杉的第二纪元延续了13个世纪,起始于-3250 DR,结束于-1900 DR,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在接近18世纪的和平生活后,战火再次燃起于泰维尔王朝(Tavihr Dynasty)时期,它最终毁灭了矮人地表国度至高沙纳塔,促使了一个大地精帝国的兴衰,并象征着同阿利密尔之眼魔暴君间长达数千年之冲突的起始。巴卡尔的统治延续贯穿了整个第二纪元,总共有分别属于六个王朝的79位巴卡尔曾经登上权力宝座。伊玛斯卡人(imaskari)位于遥远东方的帝国陨落于谷地历法(Dalereckoning)起始的二十六个世纪以前,在当时,耐色瑞尔(Netheril),札姆达斯,以及卡林杉都是费伦大陆上的强盛国度之一。
在取代被瘟疫毁灭的第一纪元之玛瑞克王朝(Marehk Dynasty)以后,法勒门王朝(Pahlemn Dynasty)曾经盘踞卡林杉巴卡尔之宝座长达令人讶异的421年之久。在牢牢地把握住米尔国土的同时,此王朝的统治者们并没有向矮人发动了进一步的侵略。但法勒门王朝的继承者是更为好战的泰维尔王朝,它选择向矮人们宣战;大约在-2600 DR前后,一系列的冲突终于为至高沙纳塔文明带来了末日。矮人与卡林杉人的最后一战发生于泰瑟尔境内的苏尔达斯昆河(Sulduskoon River)北岸。一支由400名矮人组成的小军队坚定不屈地阻挡着2000名卡林杉士兵,为逃往地下的配偶与孩子赢取时间。成功逃亡的矮人随后封死了在这片平原中已知最后一个通往深邃沙纳塔的地表入口。

卡林杉的泰维尔巴卡尔们一向将帝国扩张视为重中之重。在所有的卡林杉统治者中,他们是最早采用征集沿海商人小艇的手段来运输军队的。凭借夺取自至高沙纳塔废墟中的青铜与铁制武器盔甲,卡林杉轻而易举地征服了有着较白皮肤的北方人。在他们向北方的进军中唯一的阻碍就是辽阔的森林,以及其中的精灵。在泰维尔人的努力下,泰瑟尔的数个酋长国以及紫丘(Purple Hills)都成为了最新归属于卡林杉的土地,但它们被认为只不过是穷乡僻壤而已,在随后的数十年中只被当作猎场来使用。
自从与札姆达斯间那场2500年前的战争之后,这个一贯喜欢欺凌弱小的王朝第一次在位于东部的伊卡沙(Iltkazar,环绕欧姆拉兰丁山脉,库尔汀峰[Kuldin Peaks],以及断断续续,一直向北穿越巨人奔跑山脉[Giant's Run Mountains]的众多山脉的土地,包括今日的伊尔卡扎[Erlkazar]的绝大部分)地区派遣了大量军队进行驻防。而在此之前,这一地区曾短暂地兴起了数个由食人魔与巨人统治的怪物国度;玛瑞克与法勒门爱好和平的统治者们的边境巡逻队以及沙纳塔矮人的要塞哨所(随着矮人国度的毁灭,其中很多被泰维尔士兵所占据)仅仅满足于确保它们能呆在自己的土地上。
在泰维尔王朝东部军团得到增援与强化不久之后,它就成为某个将折磨卡林杉数千年之久的灾祸根源的到来之见证者。在-2381 DR风暴之月(Tarsakh,四月,塔莎之月)的某个暴风雨夜晚里,三艘眼魔殖民船从天空中坠落,撞击在阿利密尔山脉中。虽然现在很少有人相信眼魔来自于天空之外,但一些关于飞天战车以及巨大而怪异的飞行虫的传说让某些贤者认为魔法船(spelljamming)的起源实际上非常之久远。幸存于坠毁的眼魔们涌出山脉并攻陷了东部的泰维尔哨所。为了自身的荣耀,泰维尔的军队将眼魔击退至山脉,并拯救了卡林杉,不过他们所得到的奖赏实在是苦乐参半—在胜利庆典上,巴卡尔及其12位后裔皆死于政敌的暗杀。
随着奉行扩张主义的泰维尔人及其苛刻统治的结束,卡林杉面临着一场变革。起始于-2375 DR,艾瑞尼尔王朝(Erehnir Dynasty)与瓦勒恩王朝(Vahlen Dynasty)重新恢复了被长久遗忘的巨灵崇拜(通常被称为巨灵信仰,但与真正的宗教信仰并不相同,因为巨灵们并非真神)。统治者们力图让巨灵的存在与形象在建筑学,服饰风格,以及其他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上获得流行(大多数人对于巨灵们4000年前的暴行早已忘记)。艾瑞尼尔王朝选择排外而专有地信仰巨灵,但瓦勒恩王朝则将这种崇拜同某些与太阳,天空相关联的神祗之信仰结合起来。

瓦勒恩王朝对卡林杉的统治起始于-2100 DR,结束于-1994 DR。在这一百年间,瓦勒恩的巴卡尔一直维持着卡林杉帝国对由泰维尔战争所确立之土地的支配,但并没有发起任何大规模帝国扩张战役。

虽然可以算的上是卡林杉王朝中相对短命的王朝,但瓦勒恩,艾瑞尼尔,以及他们的众多子孙后代一直没有被卡林杉人所遗忘,这应该归功于他们在其统治期间所修建的大量纪念碑与神庙。与好战的前任相比,这两个王朝都更加崇尚艺术,总共有200座以上,被献给不同神祗的庙宇与圣祠被修建于此时代,包括那些被用于短暂巨灵崇拜的神庙。虽然在后期大部分用于巨灵信仰的建筑都是被包含于其他信仰之中,但仍有大量瓦勒恩与艾瑞尼尔时代的雕像,纪念碑分布在卡林杉的各地。高达30英尺,属于帕夏纳克卡四世(Nakkar IV)的雕像,艾瑞尼尔八主(The Eight Erehnirs)是用整整一座山壁—位于通往瓦罗谭普(Volothamp)的唯一商路旁—雕凿而出的,它可以称得上是古王国(Old Kingdom,指的是从第一纪元至第三纪元这段历史)最优秀的典范,不过远远称不上独一无二。事实上,大量幸存下来,没有被后世人充作建筑材料的雕像都位于卡林沙漠中的废墟内,因为在瓦勒恩与艾瑞尼尔时代,大部分富有的神庙与宗教纪念碑都修建于巨灵与人类间最后战争爆发的沙漠中,以期望那些巨灵“神祗”能够更好地聆听信仰者的祈求。
第三纪元


第三纪元是卡林杉古王国最后之纪元,也是这个国家最为虚弱的时代。起始于-1900 DR,结束于-900 DR,这个时代见证了帝国统治卡林杉,吞并东部的伊卡沙,北部的泰瑟尔与米尔,以及位于日后将成为泰瑟尔东部与安姆的遥远北方之卡里沙酋长国(Calishar Emirate)。虽然它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争斗不休的时代,但帝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却变得奢华而充满享乐主义。第三纪元仅仅包含了分属于四个王朝的27位统治者,但这些帝王们为卡林杉带来了充满着扩张与繁荣的新纪元。
在最初的两百年里,卡林杉经历了人类统治闪电般的崩溃,瑞尔王朝(Raor Dynasty,第三纪元最初的王朝)的统治阶级遭到了一条来自云雾峰(Cloud Peaks)巨大红龙的大肆屠杀。随后,玫瑰之龙,伊弗拉埃塞利萨(Ylveraasahlisar,the Rose Dragon)亲自盘踞于巴卡尔的宝座上,她的统治延续了112年直到被人类屠龙者驱离为止。但在接下来的十八年里,曾经杀死这条巨龙的贵族家族卡坚恩(Cajaan)陷入内乱,其成员为了卡林杉王位不断地彼此争斗,策划阴谋。但无论如何,在长达130年的巨龙与人类暴君之苛政后,卡林杉境内人类种族的统治终于重建于-1708 DR
。除了重建人类的统治地位以外,卡坚恩王朝(Cajaan Dynasty)的祭司统治者们同样还是最早的采用帕夏来称呼其至高主宰的卡林杉统治阶级。
效仿四个世纪之前伟大的瓦勒恩之巴卡尔们,新的统治者们信奉了某种体现了多种不同姿态的太阳之信仰,战争之神,知识与艺术之神,光明,健康,以及活力之象征,以及诸神之最初。虽然按照很多当代宗教学者的主流观点,这一短暂的信仰应该包括很多采用别名的现存神祗,但其他人则坚持认为在此时期曾经存在着一位如今早已被遗忘的强大太阳神。

除了东部边境的威胁—眼魔之外,在-1700 DR,帝国南部泰瑟尔之埃米尔(emir)—卡坚恩家族将其作为帕夏第三子的传统职位—开始同泰斯尔森林的精灵发生冲突。某些无聊的卡林杉贵族喜好猎杀当地的人类与精灵,而这一惯例最终迫使精灵放弃他们的隔绝生活,将怒火直接倾泻至埃米尔军队头上。虽然卡林杉帝国的军队有着更为精良的武器盔甲,但直到-1300 DR,精灵凭借他们的长弓一直发挥了极为致命的威力。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精灵,他们阻止了对其人民的猎杀,某些粗鲁狩猎队伍对森林造成的破坏,以及卡林杉贵族的复仇。泰瑟尔(以及其宗主国卡林杉)同样也可以称得上是胜利者,凭借少量被缴获的精灵弓,卡林杉创造出了这种武器的小型版本,它们能够从战车或马背上高效地发射箭矢。到了此纪元末期,卡林杉短弓的使用在卡林杉军队中已变得极为常见。
不幸的是,卡坚恩王朝失去了它对于保卫帝国所应有的专注与警觉,陷入了内讧;整个帝国很快就被卷入了内战。偏远的泰瑟尔酋长国则忙于应付同精灵的战争以及内部奴隶起义,大量北部酋长国试图脱离卡林杉人的统治,而东部边疆地区开始遭受来自古老宿敌的荼毒与折磨。从-1900至-1400,卡尔塔扎丘陵(Caltazar Hills,今日克泽塔镇[Kzelter]附近的高地)遭受了来自蒸汽之湖地下及附近眼魔群落的频繁袭击。作为伴随眼魔战争之大火的后果之一,米尔森林(Forest of Mir)位于阿利密尔山脉以北的东部林地沦为了眼魔纵火的牺牲品,并被大火吞噬于-1550 DR
,随后森林逐渐缩退至它一直维持至今的边界。但是到了-1390 DR,帝国内战已经被彻底平息,所有国民都再一次服从于卡林港之帕夏。
由于这些冲突已经断断续续地延续了五个世纪之久,以及敌人的毫无经验与缺乏军事训练,卡林杉军队变得骄傲自满,并逐渐变得无法应付小股分散袭击者。在这一情况下,阿利密尔巢城(Alimir Hive)的眼魔们发动了毫不保留余力的复仇,从因其而得名的山脉中蜂拥而出,并驱策着一群地精与食人魔组成的军团充当先头部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每一座卡林杉与伊卡沙城市中的士兵们都纷纷倒在了这场野蛮而狂暴的猛袭之中。而最后一位卡坚恩帕夏沃利尔九世(Violir IX)仅存的希望就是“唯一之日(One Sun,应该就是卡坚恩所敬拜的太阳神)”的辉煌之力也许能够让眼魔及其仆从陷入目盲,让巨眼暴君们在阿利密尔半岛(Alimir Peninsula
)的势力彻底毁灭。但当眼魔们征服其首都的时候,在位于太阳神神庙的阶梯上,这位帕夏被石化为一座雕像。
在从-1428至-1402 DR期间,巨眼暴君们统治着这个曾经无比骄傲,风巨灵与人类之国度。在长达26年充满纷争的统治里,卡林之地上到处都洒满了眼魔与人类的鲜血。阿利密尔眼魔最终被崛起的牧师武士赶下权力舞台,后者信仰着在今日为人所知的费伦众神。凭借数量上的优势,以及拒绝服从于非人类统治的不屈意志,德拉克洪(Drakhon)祭司主君们率领卡林杉赢得胜利并建立了新的王朝,眼魔们被迫再次退回山中巢穴(任何一方都未曾赢得最终胜利)。当然,众多历史上的军事战略家曾经指出,与其他因素相比,眼魔在这一时期对蒸汽之湖的支配与镇压是德拉克洪祭司们能够将它们驱离卡林杉的主要原因:巨眼暴君们从来就没有足够的兵力以掌控一个满怀敌意的国家,在同时仍忙于征服东部500英里以外土地的情况下。


尽管历经战火与动乱,但帝国各地仍旧不断地兴旺发展。在-1570 DR,一座小渔镇发展为要塞都市扎泽司泊。在-1320 DR,商路联通泰瑟尔与卡林杉,同时奴隶们完成了从扎泽司泊至曼农的军用道路(很快商人们就将这条道路占用)。而直到200年以后,另一条更为野心勃勃,通往东部的道路才得以竣工,但在-1130 DR,一条以沙砾与原木铺就的道路,从位于剑海(Sea of Swords)的扎泽司泊延伸至阿克伯尔(Akkabbel)东部要塞,后者位于今日之伊萨要隘(Ithal Pass)所在地。
当眼魔再次从阿利密尔与蒸汽之湖涌出,为卡林杉帝国带来麻烦的时候,军队及时地采用了短弓与战车,从而获得了能够轻易击败这些难缠敌人的战略优势。从-1280至-1080 DR,战火遍及整个阿姆瑞汶地区。在试图重夺那些被它们视为自己叛乱领地的过程中面临着未曾预料的反抗,眼魔军队伤亡过半,并再次被驱赶出了卡林杉与泰瑟尔。事实上,卡林杉军队一丝不苟地消灭了蒸汽之湖眼魔统治者的力量,并将卡林杉帝国的领土扩张至阿利密尔半岛及蒸汽之湖一带,最东端直达明檀岛。

在重新恢复自从泰维尔王朝一直被放弃的船只在军事上之应用后,卡林杉帝国海军(Imperial Navy)迅速地控制了蒸汽之湖与光耀之海水域;这种海上霸权起始于-1150 DR,并延续了将近700年。在调遣军队支援同眼魔在蒸汽之湖一带战斗的过程中,通过水路运输军队要被在陆地行军迅速得多,并最终在卡林杉人对巨眼暴君的胜利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冲突结束后,帝国海军已经占领了蒸汽之湖;而同时依靠海上与地面武力,卡林杉击溃了最后几座眼魔城邦。巨眼暴君再一次地被赶入了地下,不过如同以往一样,它们并没有被灭绝。

随着此纪元接近终结,在最为偏远的东部边疆,卡林杉在当时被称为瑞安尼士地区(Ralamnish Ridings,日后的安姆)的地方展开殖民,并修建了大量的哨所,随后这些要塞却又遭到了废弃。尽管卡林杉巡逻部队的指挥官瑞拉姆(Ralamn)有着卓越的军事才华,但补给上的困难以及精灵与地精没完没了的侵扰,让维持对此地的统治显得极为困难,与能够轻易给予增援的泰瑟尔相比较而言。当眼魔们又一次在南方掀起叛乱的时候,南部国土被认为将对帝国的未来变得更为重要,绝大多数边境军队被调遣执行保卫后方的职责。无论能否牢固地统治这些土地,在此纪元的末期,卡林杉帝国已经向北拓展至巨魔山脉(Troll Mountains)的南部丘陵地带,以及安姆大湖泊的东部沿岸;向东则扩张至蒸汽之湖的西半部。

即使在对抗眼魔所赢得的辉煌胜利之中,卡林杉仍旧存在着某种不和与纷争,这预示着第三纪元之终结。逐渐崛起的商人阶层不断地在军事以及政治领域获得了更多力量,卡林杉帝国的内部动荡再次爆发。在此时代的最后一个世纪里,两场瘟疫毁灭了永远被诅咒的斯查美达,以及首都卡林港中将近80%的人口。当时在位的帕夏仅仅是一名八岁男孩,一个军事议会负责担任摄政者,后者忙于豢养武士与挑起战争,却任由平民活活饿死。由于这个国家的军事议会以及统治者,第三纪元注定终结,而一个新的更为激动人心的纪元即将来临。

第四纪元

卡林杉第四纪元,亦被学者们称为中王国(Middle Kingdoms,当谈到它的众多王朝的时候),是卡林珊历史上最短的时代之一,仅仅延续了700年的时间,起始于-900 DR,结束于-200 DR。卡林杉人海军力量的从未受到任何势力挑战,帝国不断地向前推进自己的势力范围,轻而易举地围困敌人,并夺取新的领土。卡林杉中王国时期是一个充满着殖民色彩的纪元,只有在帝国最辉煌的时代—夏恩纪元(Age of Shoon)的映衬下,它的光辉才会显得暗淡。

在这一时期,卡林杉人的船只已经开始使用木板来构建船壳而不是用芦苇捆扎,它们对光耀之海沿岸进行了相对和平的探索。一系列的艰苦努力促成了此时代卡林杉,(Tashalar),以及楚尔特(Chult)间最初的贸易协定,不过那些苦心策划出这些协定的探索者与商人们同样还在这些异国沿岸地区建立了很多较不可靠的联盟与中阶,以典型的卡林杉人风格。而在铸造与冶炼方面取得的技术进步使得铁在兵器盔甲的打造中越来越多地取代了青铜。这使得同他们的邻居相比,卡林杉人在战争工具方面保持着优势,而青铜武器如今仅常见于那些较为原始的军队之中,例如泰瑟尔的反抗军。
暗夜战争(The Night Wars)

虽然不过是历史的一个微小脚注而已,但事实上今日的安姆,泰瑟尔,伊尔卡扎,阿纳登诸城(Arnaden,蒸汽之湖附近的城市)脱离卡林杉统治的独立至少部分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卓尔。在从-790至-530 DR期间,来自幽暗地域(Underdark)的卓尔入侵削弱了卡林杉在泰瑟尔东部以及伊卡沙地区的驻防,不过他们之所以袭击军队仅仅是为了洗劫城镇,夺取奴隶而已。虽然各种故事都曾提到“与那些蜘蛛间的暗夜之战”,但这些袭击根本称不上有组织的战争或战斗,仅仅是大型的卓尔捕奴队的劫掠。在卡林杉不断进行殖民,向外推进他的边界的同时,帝国的内部地区却遭受着兴起于矮人与当地人类间,抵抗卡林杉人统治的有组织反抗运动。而这些活动的强度往往同该地区遭受卓尔洗劫次数成正比,因为后者严重地牵制了卡林杉军队的精力,使得他们无法维持对当地住民的铁腕统治。到了-650 DR,欧姆拉兰丁山脉与库尔汀峰附近的大量地区—古伊卡沙(Old Iltkazar)的土地—终于脱离了卡林杉统治,虽然仍旧被帝国控制的领土所围困。虽然卡林杉的士兵们在伊卡沙山脉中竭尽全力地同卓尔,逃亡奴隶,以及反抗军作战,但直到夏恩帝国(Shoon Imperium)为止,这片土地始终没有落入帕夏的手中。

殖民地


卡林杉开始在每一个能够劝诱人们前往的地方展开殖民,无论是帝国之内还是国境之外。自从-680 DR起,众多新城市开始建立于蒸汽之湖西部一带。在泰瑟尔辽阔土地上,更多的道路被计划修建,以向北延伸至不断成长中的北方酋长国(某些线索暗示着此时期的卡林杉曾经在贝尔达斯克[Berdusk]以及贝尔苟斯特[Beregost]附近建立了殖民城市,不过很少有学者肯认可这种缺乏进一步证据的观点)。虽然某些殖民地,例如安克海普(Ankhapur)或苏尔多尔佛尔(Suldolphor),得以兴旺发达,但却有更多的居民点荒废消失,因为敌对眼魔与卓尔的掠夺袭击,其他决心扩张或维持自身领土的政治势力的阻挠,或者仅仅是常见的生存难题,例如归咎于干旱,洪水,作物歉收的饥荒与疾病,以及移民无法适应的怪异气候。在大约-400 DR前后,位于深流湖(Deepwash)附近的土地与山脉同样成为了殖民地。当卡林杉人开始在蒸汽之湖东端展开全面殖民的时候,他们派遣殖民者及军队前往北方,沿着纳迦河(Nagaflow)修建道路与殖民地。在今日被称为纳迦尔(Nagarr)的地方,卡林杉人遭遇了札姆达斯军队,后者当时正忙于在昂卡森林(Ankhwood)的北部与东部土地上进行殖民。短暂的战斗与冲突延续了数年之久,但在帝国的各个方面都遭受挫折后,卡林杉不得不放弃这些土地的所有权,承认札姆达斯人对它们的统治。

叛乱

从-670至-370 DR期间,在受到关于伊卡沙东部地区的冲突以及抵抗运动之传言的振奋与鼓舞后,大量人类奴隶逃离卡林杉的压迫并前往北方。其中大多数人要么死于逃亡路上,要么落入了哨所军队的手中,在他们未能成功潜伏于边境城镇后。但是仍有足够数量的奴隶逃到了龙首半岛(Dragon's Head Peninsula,如今被称为泰瑟尔半岛[Tethyr Peninsula]威伦半岛[Velen Peninsula])并藏身在森林之中,这里日后成为了泰瑟尔人民的发源地。这些来自伊卡沙,以及日后成为独立王国之泰瑟尔的反叛者与自由民洗劫并焚烧了大量属于卡林杉的据点,包括城市扎泽司泊在内。虽然反叛者们认为抵抗运动给予这个蓄奴帝国闪电般的打击,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依照帕夏的观点,他们几乎从未能摧毁任何有重大价值的事物。帕夏唯一期望的就是重建和平,而因为最为恶劣的叛乱发生于泰瑟尔,这位帝国统治者的愤怒亦随之降临此地。
但不幸的是,卡林杉士兵们很难执行帕夏给予的使命—消灭叛逆氏族,因为根本无法接近对方。藏身于龙首半岛的林地,早期泰瑟尔氏族得到了自然环境以及精灵的保护。在乌木栖鹰之年(Year of Ebon Hawks,-378 DR),帕夏喀哈利德·艾尔·阿夏斯(Khalid el Axash)指挥其军队修建一道横穿半岛狭颈的高墙。但当四年后它被废弃的时候,这项工程仅仅完成一半。在精灵箭矢以及部落人利斧无休止的冲击下,卡林杉军队被迫撤离了这里。
帝国瘟疫(The Empire Plague)
在紧握薄暮之年(Year of Clutching Dusk,-375 DR),又一场瘟疫袭击了光耀海湾(Shining Coast)南部,而且以历史上任何一场瘟疫都无法相比的速度扩散蔓延。遭受鼠害困扰的卡林杉商船助长了这场为期五年之瘟疫在楚尔特,卡林杉,以及蒸汽之湖境内的少数独立港口的传播,而塔沙拉尔总人口的30%以上被它夺去了生命。超过40%的卡林杉统治阶级—包括帕夏喀哈利德及其后裔在内—亦死于这场灾难。帝国瘟疫受害者可以简单地被识别出来:他们的身体上会浮现紫色伤口,或者血红的眼睛以及染血的眼泪。它意味着卡林杉对于卡里沙酋长国以及蒸汽之湖殖民地的绝对皇权统治之末日。地方统治者们不再维持秩序的假象,当瘟疫平息的时候,整个帝国已经分裂为众多几乎与外界毫无联系的城邦,直到其境内瘟疫平息的情况得到外人认可为止。
泰瑟尔人起义(The Tethyrian Rebellion


在碎墙之年(Year of Shattered Walls,-387 DR),以对老扎泽司泊(Old Zazesspur)的第一次洗劫为标志,泰瑟尔开始为从卡林杉手中夺取自由而战。虽然当时这些反抗军被认为不过是一群恐怖分子或乌合之众,但他们却在同卡林杉驻军的战斗中接连取胜,曾攻陷迈拉特玛的要塞于图示皮书之年(Year of Illuminated Vellums,-307 DR),数年之后,卡利玛隆(Calimaronn,这座要塞城镇很快被更名为伊斯蒙)亦落入他们手中。虽然为了争夺凌驾于其他氏族的权力,争斗与冲突持续不断地爆发于它们之间,但这些泰瑟尔氏族在对抗卡林杉人这一点上却是团结一致的。在八闪之年(Year of Eight Lightnings,-288 DR),面对这些有着足够意志与决心,敢于挑战装备训练都优于己方的军队之人,卡林杉帕夏选择了赋予泰瑟尔人独立,而不是继续损耗士兵与物资。

曾经率领泰瑟尔人走向自由与独立的12位氏族酋长创立了部落议会(Council of Clans)以进行统治;在这一时期,泰瑟尔的国土以今日达劳玛城(当时的伊斯蒙),扎泽司泊,迈拉特玛为界限,并囊括了所有位于其间的土地。尽管最初意愿是美好的,但仅仅十年的时间,整个部落议会就开始分崩离析,随着曾经解放这片土地的战争领主们变得衰弱或死去,而那些更为年轻傲慢的继承者们开始让议会陷入了无所作为的内讧。在整整60年的时间里,每当某个部落或部落联盟试图支配整个泰瑟尔的时候,部落间就会爆发冲突。而这场延续数十年的内斗所带来的不仅是四个部落的毁灭,更为一位新任帕夏,以及重兴之卡林杉夺回这些误入歧途的殖民地敞开了大门。

在遗失之年(Year of Loss,-230 DR),帕夏卡里尔(Kalil),曾经允许泰瑟尔脱离卡林杉人统治的帕夏之孙,向泰瑟尔境内发动进军并不费吹灰之力地占领了伊斯蒙(如今的达劳玛城),以及迈拉特玛。在九年的时间里,大量城镇落入卡林杉人的手中,而以它们为依托,卡林杉开始从这些纷争不休的氏族手中夺回了更多的土地。最终,伊萨氏族Clan Ithal)率领泰瑟尔人民—精灵同人类第一次联合起来—投入到了一场重夺泰瑟尔统治权的战争。在发生于暗影蹒跚之年(Year of Shambling Shadows,-221 DR)的伊斯蒙大屠杀(Ithmong Slaughter)中,克洛维斯伊萨(Clovis Ithal)战死,但他年仅16岁的儿子达瑞姆(Darrom)勇敢地重整军队,并率军向遭到重创的城市伊斯蒙发起了狂暴的冲锋,后者当时已经被泰瑟尔人重重围困。最终,卡林杉被击败于伊斯蒙,而帕夏卡里尔的四位兄弟战死,他们负责率军占据此城并试图为卡林杉重夺泰瑟尔人领土。在伊斯蒙南部的克洛维斯平原(Plains of Clovis),当达瑞姆将被杀卡林杉人的头颅陈列在他们的长矛之上的时候,他不但让一位卡林港之帕夏承受空前绝后的亲族死亡,更树立了一个仇恨将贯穿数个世纪的敌人。随着卡林杉人统治的迈拉特玛陷落于至高王座之年(Year of High Thrones,-212 DR),泰瑟尔最终成功地从卡林杉手中保卫了自己的独立与自由。
札姆达斯之毁灭(Jhaamdath's Fall)
在过去,卡林杉在东部人类势力中的头号对手一直都是札姆达斯,那是一片居住着排外人类的军国主义之地。卡林杉与札姆达斯在军事与政治的角斗场上维持了超过4000年以上的互不干涉,而阿利密尔眼魔的存在为卡林杉阻挡札姆达斯之扩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称不上真正的敌人,但肯定无法成为盟友,两个庞大的帝国彼此尊重对方的边界,小心谨慎地从不搅乱很久以前就被确立下来的缓和关系。

在溢桶之年(Year Of Overflowing Casks,-276 DR),札姆达斯之战争领主兼新登基统治者(通过军事政变)号召发动一场帝国扩张行动,并要求建立一支更为强大的海军,以前往内海并征服更多的土地。在这一目标的驱使下,大量属于奈克瑞玛斯精灵的树木遭到砍伐,一场来自精灵的抵抗运动被引燃,并将札姆达斯与奈克瑞玛陷入冲突之中。在20年的时间里,札姆达斯建成了它的舰队,森林的北部边缘不断缩退,但除了奈克瑞玛斯精灵外,没有谁感受到战争之痛。包括一些人类与精灵曾经和谐相处其中,抱持和平主义的神庙在内,奈克瑞玛斯精灵的首都鲁西恩·埃克森几乎被彻底毁灭。在战火肆虐过后,仅有十分之一的精灵幸存了下来,鲁西恩·埃克森的统治者们发誓要为遭到屠杀的人民复仇。除了戴冠者(coronal)与四位高等法师以外,没有任何鲁西恩·埃克森的精灵曾经目睹过如此众多的生命逝去。精灵们曾经为森林与领土主权而投入到这场荣誉之战,但如今他们发动了一场复仇之战—被杀同胞的血,毁灭于札姆达斯人野心的无价之回忆,技艺,以及体验必须用鲜血来偿还。
在狂涛之年(Year of Furious Waves,-255 DR)的仲夏夜(Midsummer Night),四位奈克瑞玛斯高等法师终于将他们的计划付诸行动。分别站立在札姆达斯湾(Jhaamdath's Bay,未来的维洪海域)入海口的两座山峰上,他们召唤了自从永聚岛(Evermeet)的神秘诞生,或麦叶理塔(Mieyritar)毁灭后,很多人从未目睹过的强大魔法。在几乎未对札姆达斯境外的港口造成直接损伤的情况下,精灵们创造出一道巨大海浪,并指引它以极高的精度,巨大的威力猛烈地袭向海湾。浪潮的峰顶甚至越过精灵法师所站立山峰数尺之高,它席卷吞噬了这个人类帝国的所有城市。在巨浪的冲刷下,海湾的狭颈与两侧都得到拓宽,非常接近于维洪海域目前的体积与形状。札姆达斯的剑之十二城(Twelve Cities of Swords)被巨浪彻底抹去,曾经的城市淹没于波涛之下,或被冲击撞碎在山脉之上,并被抛洒得到处都是—在海水的反复冲刷下。超过60000名人类死于这次来自愤怒精灵,突如其来的袭击,当曾经站立的山峰崩塌于奔流海水之下的时候,札姆达斯人遭受了自己的报应,以生命为代价。而精灵法师站立的两座山峰—札姆达斯之牙(Jhaamdath's Fangs)成为两座岛屿,如今守卫着维洪海域的入海口。
这场浩劫的幸存者主要由仲夏节(Midsummer)期间忙于山中工作的探矿者与矿工,或者处于内海并远离札姆达斯的商人与士兵组成。幸存者们最终聚集起来,因为那些执着于所有札姆达斯人死亡的精灵,他们试图重建国家的尝试遭到挫败,不得不前往其他土地。这支混杂了务实矿工,憎恨精灵的士兵,商人,以及少量爱好和平的学者与农夫的队伍最终迷路或迁徙至内海的北部尽头。在这里,他们及其后裔(与其他民族一起)将建立起谷地(Dalelands),桑比亚(Sembia),科米尔,以及瀚土(Vast)的某些国家。
纪元之终结(The End of the Age)
在泰瑟尔成功叛乱后,帝国开始走向崩溃,卡林杉人的军事力量失去了以往的荣耀光环,它对于国家的掌控也很快随之结束。帕夏卡里尔死于毒蛇咬伤—在魔法作用下1000条毒蛇从他的睡袍中喷出,如此多的毒素被注入其体内,这位统治者流出的血液变得如夜晚一般漆黑并带有剧毒。而随着帕夏的死亡,厄运缠身的艾维坦王朝(Evyrtaan Dynasty)为此纪元花上了句号。虽然有些卡林杉势力企图将帕夏之死归咎于泰瑟尔,但大多数人非常清楚这不过是无数宫廷阴谋的顶点与高潮罢了。帕夏中毒象征着卡林杉及其帝国新纪元的开始。不同于过去权力被高居于帕夏王座之人所紧握,新的叛逆者们希望能将权力分散,使得对帝国的控制能够更为地方化,更为良好,并使得整个国家能够长期维持运转与获取利益,无论战争的走向如何,或某人抱有多么巨大的野心。当军事上的掌控开始走向衰落,商人,牧师,以及新兴的法师阶层都试图把握住权力,卡林杉中王国随之让位给新的王国,一个由魔法,神权,商业,贸易,以及政治所支配的帝国。
第五纪元

大体上讲,如果按照更早纪元统治者的观点,卡林杉的第五纪元不过是一个失败而低下的时代,它经历了帕夏与军队高度集权统治的衰落。空置的权力落入了由商人与宗教贵族构成的新兴上层阶级手中。重商主义,宗教,以及魔法势力闪电般的崛起称不上是经过协商,有组织的夺权行动,而更像是夺取任何能得到事物之欲望的释放,随着统治之手似乎变得虚弱不堪。商人们要求得到政治力量,而不仅仅是金钱;神庙与信仰纷纷表现出对很久以前神权统治美好时代的怀念,并鼓吹回归正统;而第一座卡林杉魔法学校修建于阿姆瑞汶则表明,法师们已经得到了广泛地接纳,他们的技艺似乎更容易从事。有史以来第一次,帕夏的话语不再是绝对而无可辩驳的,而卡林杉的新主宰们被证实是极为贪婪的。第五纪元维持了短短的183年,起始于-200,结束于27 DR,包含了52位卡林杉帝国统治者—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以及远远多于其他纪元的王朝:在此纪元最初的二十年里,统治权尚未稳固,始于烈士过失之年(Year of Wrongful Martyrs,-188 DR),终于镀金葬礼之年(,-187 DR)的王座战争(Throne Wars)仅仅在数十天之内,就导致了导致了39位以上的统治者的即位与死亡(同时还包括超过300名以上的家族成员)。

卡林杉的持续衰弱让泰瑟尔赢得了彻底而不容质疑的独立,这让帕夏及其宫廷意识到帝国不能仅仅躺在过去的荣耀上,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甘心屈服于帕夏的拇指之下。卡林杉以铁拳来统治仍属于帝国的土地,而另一只铁拳却包裹上外柔内刚之伪装,以狡诈的方式同崛起的泰瑟尔打交道。并没有用要塞来封锁边境(在这一时期,泰瑟尔的南部边境毗邻新命名的伊斯河南岸)或发动重夺领土的进一步战争,卡林杉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接近并掌控一个政治上的对手:帕夏及其顾问们派遣大量较为次要的后代同泰瑟尔王家及统治圈子进行通婚。如果军事手段无法让泰瑟尔屈服的话,那么政治联姻与一张私人结盟的网络也许能够做到这一点。

帕尼协定(The Penny Accords)
在泰瑟尔赢得其二次独立的五十年之后,深受信任而又地位崇高的泰瑟尔外交官弗罗林•帕尼(Florian Perry)前往位于卡林港的帕夏宫廷,并签订了一份同卡林杉的永久和平协定。身为泰瑟尔王希尔维姆(Silvam)所信赖的密友兼顾问,以及一位在卡林杉境内有着众多合伙人与盟友的著名商人,帕尼同这个泰瑟尔南部的古老邻居签署了大量的贸易协定。在镰刀之年(Year of Sickles,-172 DR),泰瑟尔的首任大使将他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卡林港的帕夏之宫(Pasha's Palace)中。而签订于下一年仲夏节的帕尼协定为两个国家都带来了刺激与活力。根据条约,卡林杉人削减了泰瑟尔边境的兵力,并将起始于卡林杉,穿过泰瑟尔领土的商路之控制权让给后者。因为他的卓越成就,弗罗林成为泰瑟尔的首位伯爵。但这个国家的人所从未曾猜想到的是:这位外交官同样被秘密地授予了维扎(Vizar)头衔,成为帕夏的隐秘顾问与朋友之一,弗罗林•帕尼将自己的余生用于为卡林港之帕夏刺探泰瑟尔王室的情报。
身为一位前奴隶的孙子,弗罗林发誓永远将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但他实在太过容易屈服于贪婪。卡林杉的佩瑞家族(Pehrri)拥有阿姆瑞汶内最多的造船匠,并掌握着同塔沙拉尔与拉帕利亚(Lapaliiya)间最有利可图的贸易协定。而且这个家族还是弗罗林所属家族的创始人哈林·帕尼(Halin Perry,奴隶阿哈恩·阿德·帕尼成为了泰瑟尔自由民哈林·帕尼)曾经的奴隶主。为了报复佩瑞族人对祖父的虐待,弗罗林希望能够毁灭这个家族,当知晓此情报后,帕夏巧妙地对其施以利用。在这位卡林杉统治者看来,一直以来,佩瑞家族都是一股不断成长中的政治力量与敌人。帕夏设法会见了这位外交官,并随即谋划安排了他与佩瑞长女的婚约。在弗罗林的妻子被安全地保护起来后,帕夏设计杀死了佩瑞家族的其他成员。这个家族所有的财富与产业落入身为唯一幸存继承人的首席外交官(First Diplomat)弗罗林•帕尼手中,同时为帕夏赢得了弗罗林的永久之效忠。
虽然在数百年间都是一个隐藏之秘,但那些知晓如何研读古代帕夏宫廷纪录的人却会发现大量头衔,土地,金钱,以及权力被送到弗罗林•帕尼手中。虽然这些协定一直被视为国家间合作的伟大典范,但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的卡林杉与泰瑟尔贸易合约是由帕尼暗中秘密操控的,以谋求其自身的利益。在泰瑟尔,帕尼家族一直被视为外交家及可敬的人,享受着最高的尊敬,不过在卡林杉他们同样赢得了大量的敬意。在帕夏之子民中,弗罗林•帕尼被敬为“一位真正的卡林杉之子,清楚在一个密约中,荣誉之外表将会是有用的工具。”
眼之行军(The Orb Marches)
被泰瑟尔历史学家称为眼魔暴君之战(Eye Tyrant Wars),或者矮人口中的死亡之球战争(Deathsphere Battles),眼之行军是一场竭尽全力对抗阿利密尔眼魔巢城最后一次兴起的战争。爆发于众眼之年(Year of Many Eyes,-170 DR),三个彼此邻接的国家卡林杉,泰瑟尔,以及矮人国度伊卡沙联合起来,试图击退眼魔入侵。自此帝国瘟疫以来,卡林杉一直缓慢但确实地失去对于蒸汽之湖的控制权,而如今帝国统治者们发现很多曾饱受信赖的纳扎(nazir,政府官员)撕去自身伪装,展现出他们对眼魔教会与死亡之眼的真正效忠。阿利密尔巢城与阿纳登人(Arnadar,阿纳登地区住民)邪教徒们希望能征服北部地区,例如欧姆拉兰丁山脉,库尔汀峰,至高峰(High Peaks),或甚至是米尔森林,依托这些位置可以让他们在以后数十年的时间里抵挡住来自外界的不断进攻。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卡林杉之帕夏认可了帝国与其他两国间的结盟,但他同时还坚持不懈地观察着对方的军队,希望能够发现某些弱点,以使卡林杉能够重夺那些被其视为叛逆的领土。事实上,大量由卡林杉将军提议并推动的战略往往被设计为让盟友军队承受最大限度的人员伤亡,而不是己方军队,虽然卡林杉军人占据联军士兵总数的一半。眼魔们利用这些引起纷争的战略与糟糕的作战计划作为自己的优势,向北进军至伊卡沙,向西穿越阿姆瑞汶地区,进入沼泽与森林,并由此侵入卡林杉。在战争第一年的早些时候,眼魔们征服了伊卡沙的整个南方以及半个卡林杉。
以下是眼之行军中最为著名的数场战斗:

夸坦山丘之猛袭(The Storming of the Qatarn Hills):这场造成大约400名人类伤亡的战斗发生于突至亲情之年(Year of Sudden Kinship,-167 DR),九只眼魔率领3000名以上,被迷惑的奴仆包围并袭击了第四军团(Fourth Army)。联军统帅,泰瑟尔王希尔维姆奋勇作战,并与卡林杉军队指挥,英勇的将军瑞瓦德(Revaod)一同率领军队夺去胜利。
森林前线(The Forest Fronts):在战争初期,眼魔们征服了阿姆瑞汶,苏尔多尔佛尔,以及米尔森林南半部,并不断地试图征服林地的其余部分。在随后三年战争中,眼魔们曾三次试图侵占整个米尔森林。而在后两次入侵中,驻扎在森林中的卡林杉军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援助—达尔诺萨斯(Dallnothax)的卓尔与蜘蛛沼泽的变形蛛,不过一旦眼魔被击退,这两位盟友很快就发生冲突。在眼魔对米尔森林北部最初的袭击中,一向隐藏自身存在的城市迷斯达瑞里斯(Myth Dyraalis)同样参与了同眼魔的战斗,它的法师们将这些巨眼暴君传送至地下深处,丢入一条潜伏于沙纳塔废墟中的影龙的巨口之中。
石之阿斯卡(The Askar of Stone:虽然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无稽之谈,但它的的确确是一个伟大的故事。恶毒之维萨尔(Wythal the Vile),瓦罗谭普曾经的眼魔统治者,以远超五千年历史中任何暴君的残虐来统治人民。这只死亡之眼喜好将任何胆敢反抗它的人石化然后敲成碎片,不过那些被定格在特别有趣姿势的袭击者则会被它收藏在王座旁,以用来取乐。一位卡林杉士兵,这些收藏品的其中一件,在一天晚上恢复了生命,不过他的皮肤与身体仍旧如同岩石般坚硬。士兵的双眼散射出色彩明亮的绿色光芒,而很多人都发誓在同一天晚上,雕像艾瑞尼尔八主(位于瓦罗谭普附近)的眼睛同样散发出绿光。这位被活化的阿斯卡(某种士兵军阶)履行了他未曾完成的职责:尽管眼魔粉碎他的手臂,敲落他的头颅,但以无比坚定的意志,这位阿斯卡最终毁灭了这只巨眼暴君。他的手臂与腿插入恶毒之维萨尔的主眼,将对方几乎撕成两半。随着自身使命的完成,这位石之阿斯卡化为了碎片。充满喜悦的呼喊从它的石质嘴唇中流出,回荡在整个瓦罗谭普以及守卫城镇的雕像,最终,石之阿斯卡获得了安息。

仁慈之酬劳(Rewards of a Kind)


眼魔暴君之战结束于痛失七爱之年(-166 DR)。在延续四年的战斗后,三个王国最终夺取了胜利。虽然泰瑟尔国王试图维持泰瑟尔与过去盟友间的外交关系,但对于卡林杉而言,它已经不再需要盟友了,因此卡林杉人并没在促进两国关系上花费什么心力。卡林杉保持着礼貌但日趋疏远的态度,在战争结束后的五年里,两国间的往来仅仅剩下贸易。

在重建卡林杉东部城镇后,帕夏将一大片土地授予泰瑟尔,以表达对其人民协助卡林杉对抗眼魔的感激之情。伴随这块领地,希尔维姆国王被授予了米尔森林以西,曼农河River Memnon)以北的土地,并包括伊斯蒙(近代的达劳玛城)与迈拉特玛以南的要塞在内安卡瑞姆Ankaram)之瑞扎(raj)的头衔。从本质上讲,泰瑟尔王被授予了摩恩瑞提•泰夏•米尔,米尔之地。这片领土的获得将泰瑟尔的南部边境拓展至今日的位置,而且很多人都认为这份赠礼是卡林杉之慷慨宽大的一个例证。

但对当时情况更为仔细的观察却会揭示出在这场土地赠与的幕后有着更为狡诈的缘由。帕夏当时已经听到太多关于对他所谓“对泰瑟尔之子所流淌的鲜血缺乏敬意”的不满传言,而且很多泰瑟尔贵族们公开宣称趁着卡林杉虚弱之时,发动一场战争应该是个好主意。除此以外,当帕夏与很多人的精力都集中于卡林杉东部重建工作的时候,米尔的瑞扎却忙于建立属于自己的军队,并强化修缮此地区的要塞,企图让自己成为独立米尔王国之领袖,或者篡夺帕夏之统治权,以获得整个卡林杉。以从表面上看体现着善意与慷慨的行为,帕夏甚至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威胁其统治的两个因素。但不幸的是,他很快就将面对任何狡诈都无济于事的潜藏之威胁。
巨兆风暴(Storms of Great Portent)


在无声狂啸之年(the Year of Silent Screams,-133 DR),巨大的海洋风暴肆虐于整个剑湾与光耀之海。在将近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内,它们残酷无情地袭击了安姆,泰瑟尔西部沿岸,以及卡林杉西部与南部沿岸。在仲夏夜,当一道波涛澎湃之巨浪彻底地席卷了位于龙首半岛的威伦,连续不断的风暴淹没了卡林杉的众多港口并摧毁了大约20条左右的船只。很多人指责帕夏对安博里(Umberlee)缺乏应有的尊敬,而她的教会则宣称是海洋女神引发了这场风暴。这一过于夸张的说法遭到卡林杉统治者的否认。当50年之后,狂怒的海洋风暴再次爆发于苦果之年(Year of Bitter Fruit,83 DR),它们狂暴而凶猛地袭击了泰瑟尔与卡林杉西部海湾,但唯一值得注意的后果就是围绕泰瑟尔王宫的岩石海岸被冲垮,使其成为一座岛屿。

援助之手(A Helping hand)
在皮盾之年(Year of Leather Shields,-75 DR),泰瑟尔王加里诺尔·伊萨(Garynor Ithal)突然去世,而他的侄孙兼唯一继承人才年仅四岁。在短暂的政治混战后,公主茵达(Princess Rhynda),这名男孩的祖母,以王家摄政者的身份登上王位,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事件。虽然她是去世国王的双胞胎姐妹,并担任王家维扎瑞(court vizera)超过50年以上,但没有任何泰瑟尔贵族对接受这位公主做好准备,因为从未有女性曾获得过泰瑟尔统治权。一位同行兼曾经的学生,卡林杉法师阿卡巴尔·夏恩(Akkabar Shoon)三年前刚刚同卡林杉帕夏家族联姻,并随后杀死了他们以夺取帕夏之宝座。作为一场政治实力的炫耀(同其顾问的最佳判断完全相反),帕夏选择支持这位过去的导师,通过为自己最为年幼的孙女同其孙子安排婚约的方式。虽然茵达并不完全信任阿卡巴尔或他的举动,但在泰瑟尔氏族贵族中,她无法找到任何适宜的王后,而且她确实需要强化泰瑟尔与卡林杉间的正当关系。因此,随着两个四岁孩童间婚约的确立,泰瑟尔与卡林杉联手支持伊萨王朝(Ithal Dynasty)之延续。从政治上讲,这同样还迫使泰瑟尔贵族认可茵达的摄政者角色,因为如果违背这位帕夏之意愿的话,他们将会失去从卡林杉赚取的大笔金钱,而这是贵族们所不能承受的。

为了未来能够胜任作为一位国王妻子的职责,美丽的卡林杉女孩阿琳玛莉亚(Arhymeria)从小就以宫女的身份生活在泰瑟尔王廷。在微光霜雪之年(Year of Gleaming Frost,-64 DR),年仅15岁—这是泰瑟尔的成年标准—的尼杉·伊萨二世(Nishan Ithal II)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王位。在同美丽高雅的阿琳玛莉亚·夏恩(Arhymeria Shoon)完婚后,无论是国王还是国家,都看上去十分稳定与健康。甚至连一向不受欢迎于卡林杉之外的帕夏阿卡巴尔,似乎看上去都狂喜于这对夫妇的般配与欢乐。
夏恩之崛起(The Rise of the Shoon)


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阿琳玛莉亚日趋疏远于卡林杉,而在她,她的祖父,以及她的父母间的联系亦越来越微弱。这位王后唯一的家族联系就是她的弟弟奥玛尔(Amahl)。在猩红鞭笞之年(Year of Scarlet Scourges,-6 DR)当泰瑟尔王室家族被屠杀于国王的生日庆典中时,完成了一项贸易使命的他不幸地刚好在前往拜访自己姐姐的途中,而无法得知一切的发生。在于世仇之年(Year of Feuds,-5 DR)初抵达后,奥玛尔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与哀伤之中,而与此同时,其祖父阿卡巴尔一直用魔法追踪着他(但并没有通知他阿琳玛莉亚的死讯)。让奥玛尔感到惊讶的是,仅仅在抵达数天后,整整一支卡林杉军队与相当数量的顾问与维扎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这些顾问与士兵是由阿卡巴尔派遣前来“协助恢复氏族与泰瑟尔国家的稳定和安宁,并保卫我的孙子奥玛尔。”虽然奥玛尔与泰瑟尔领主们都很清楚最好不要信任帕夏(奥玛尔同其祖父的关系早已变得极为疏远,类似于阿琳玛莉亚),但他们无法抗拒士兵或顾问,除非挑起一场战争。因此,无论他怎样努力地去阻止其祖父的计划,奥玛尔于年末成为了泰瑟尔王,归咎于阿卡巴尔的众多诡计。

在当时,泰瑟尔诸氏族没有能力去阻止奥玛尔即位。而各种证据都倾向于伊萨氏族酋长阿迦恩(Agaryn)正是弑王者的幕后指使,这使得国王残存血亲无法提出对王位的继承权。而卡林杉顾问们又炮制了数份伪造的尼杉国王宣告—其中声明国王有意将王位让给奥玛尔,无论自己的后代遭遇何事,以试图让奥玛尔对于泰瑟尔王冠的占有合法化。在伊萨利尔(Ithalyr)被化为废墟后,国王奥玛尔在要塞卡尔拉格(Karlag)的高墙内建立了新的王廷与宫殿,后者很快就被重新改为过去的卡林杉名称—扎泽司泊。
奥玛尔,以其祖父的观点,是一个泰瑟尔王位上的彻底失败者,因为他实在太过于在意其统治下的人民。帕夏所期望的,来自孙子的金钱与贡品并没有来临,而忠诚的卡林杉士兵被限制在扎泽司泊,即使帕夏一直试图重建泰瑟尔各地的卫戍部队,以他的话说,“更好地保护我的盟友们”。奥玛尔王竭尽全力对抗其祖父的政治与魔法手段,因为他绝不能玷污其姐姐的信任,变成其祖父的傀儡。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以及他祖父“本应得到的税收与效忠”)在荒废长久的米尔首都之重建,并计划最终取代扎泽司泊的卡林杉军队。虽然认为无法凭借策略制服自己的孙子,并使泰瑟尔成为卡林杉附庸国,但阿卡巴尔仍旧因为某些原因而选择支持城市的重建。

发现自己堕落的法师孙子奥玛尔二世(Amahl II)是一个更为忠诚的爪牙,阿卡巴尔派遣这位年轻法师前往泰瑟尔宫廷担任奥玛尔的继承人,作为一位无子女的国王,奥玛尔无法逃避这一阴谋。在其抵达后不久,奥玛尔王突然神秘死亡,奥玛尔二世取得了泰瑟尔王冠并宣布泰瑟尔将效忠于卡林杉,以及他的皇朝权威阿卡巴尔·夏恩。
在从条约之年(Year of Pacts,-4 DR)至日出之年(Year of Sunrise,1 DR)这段时期里,泰瑟尔人的大量权力遭到剥夺,并落入卡林杉之手。帕夏的密友以及新任国王迅速控制了绝大多数泰瑟尔的氏族与土地。米尔第一王国首都的重建被进行下去,而伊斯蒙,伊萨氏族的权力根基,被夷为平地,以防止这些从前的统治阶级发动起义。这座城市的石料遭到掠夺,被一块又一块地运往南方,用于米尔古老首都的修复工作。而伊斯蒙的居民们被一个接一个地用铁链锁住,遭到残酷无情的奴役。足足花费了10年以上的时间才将最初的夏纳契城完工,而在很多年以后,这座城市才达到它辉煌的顶峰,在数百年后,泰瑟尔独立于卡林杉之纪元终于结束了。第五纪元如今走向完结,而第六纪元,也就是夏恩皇朝,即将来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132p132 的頭像
    p132p132

    龍與地下城部落格

    p132p1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